找到相关内容22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荒木见悟著,连清吉译:〈“新版佛教与儒教”的撰述意图〉

    现实的众生,即便以本来位相为基础,毕竟其本来性与现实性多少是有所分离的,宗密称此如此众生为“顿悟初机”。“机根”之成熟与否的深层探寻时,机与法的宿命性分裂就被追究了。这就是把本来性引回现实性的境位,以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5469891.html
  • 北周灭佛“后遗症”——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

    唐代以下这种戒律与现实之间矛盾关系的社会深层原因。   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,传播到它地与其在本土的生存环境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,只有适应新环境才能得到较大的发展。佛教初入中土,当时的佛经多为西域僧人口述...

    项 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0269948.html
  • 从生活所迫到自愿选择

    出发,作为一种宗教现象的出家行为也是一种社会事实,它的形成不仅受到个体认同的影响,更受到社会的制约,出家行为有着更加深层的社会原因。正如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言,宗教或宗教现象同法律?道德一样,始终把...

    刘夏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126995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文化论纲

    子系统。其实,宗教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有着完整结构的文化系统。  宗教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。第一层次是宗教文化的深层结构,包括宗教思想、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。在佛教中,对佛的信仰、释迦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徒...

    魏承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570090.html
  • 宗教是永恒的

    而已。”(上书634页)  指出应以“同情之默应”的心态去作“心性之体会”,才有可能“悟入实相”(深入本质),认识其“深存人心”之本源,故能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深层次的需求上“发挥神妙之作用。”这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170382.html
  • 季谦先生讲课录:佛教哲学入门

    两宗是印度原有的宗派。所谓“空宗”就讲空,那些经典讲空呢?般若。所以讲空就般若学。而这个讲空的般若学,如果我们探讨一下,般若就是空,表面的意思就是放下执著,深层的意思就是见万法无自性,万法没有自己存在...

    季谦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070417.html
  • 唐开元二十年禁断摩尼教原因辨析

    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胡化印记。这些不涉及深层领域的日常胡俗之传人不胜枚举,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。但是,对这些异质文明的接受与否或云接受程度,乃取决于其是否影响到社会政治或道德礼俗。  汉代就已传入、隋朝...

    王媛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5270483.html
  •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

    辟佛之张本。但佛家力求与儒家通融,在丛林制度之建立、忠孝观念之吸收、五常与五戒的比附、在家学佛的提倡。终于使佛教深层融入于中国人之文化生活中,密迩不分,形成所谓“三教合一”的社会文化。   3.在宇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270738.html
  • 论禅之“不可言说”——从体悟性思维视栏位的解读

    时空的无限,又是在有限的此地瞬间得到的永恒。三种境界,一个比一个更接近禅的本真,一个比一个更有内蕴的美感。   不过禅的这种体悟性思维的更深层的美感,还表现在它故意放弃语言逻辑,以达到那真实的生命自身...

    刘家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470740.html
  •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(上)

    了。  在龚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物心两面冲击的痕迹。而西方冲击落在深层的宗教价值层面激起了对佛学佛理的关心。这就是为甚么佛学成了晚清变法运动伏流的原因。而当变法志士把自我认同的中心从王权转向了...

    杨际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1.html